土地廟,又稱土地公廟、福德廟或伯公廟,為民間供奉土地神的地方。許多土地公廟多於民間自發建立的小型建築,算是全台分布最廣的祭祀的建築。台灣因為擁有宗教信仰自由所以有相當多的土地廟;據官方的調查,其數量超過1300所以上呢。
From: 安導愛講古/授權
對於土地公,您又了解多少?今日微時尚《宅家說故事》單元邀請到文史工作者,同時也是家將達人,並出版《家將》《官將首》...等,多達17部著作,其中也對土地信仰有研究的采風民俗學會執行長-呂江銘老師,來分享土地公有趣的小故事喔,一起來了解一下吧!
以下是與土地相關的唐詩
《憫農》唐。李紳
鋤禾日當午,汗滴禾下土;
誰知盤中飧,粒粒皆辛苦。
From: 安導愛講古/授權
釋意:農夫們每日頂著艷陽,即便在日正當中也依然在田裡辛苦耕種,淋漓大汗也隨著滴進了農土裡。而這些辛苦耕種的稻米,就會變成我們碗中香Q的白米飯,因此吃著白飯的同時也是提醒著我們要感恩農夫們的辛勤付出。
以下再請呂江銘老師教學四句與土地公有關的台灣俚語
From: 安導愛講古/授權
一、土地公無畫號,虎毋敢咬人
釋意:比喻強龍不壓地頭蛇,或形容做事照規矩來。
不論山上還是山下,與土地相關都是土地神的領域,即便山大王-老虎,也是要聽命土地神,被祂收為寵物。
下次如果各位去到土地公廟,若於神桌下供奉著虎爺,也別忘記拜個碼頭喔。
From:安導愛講古/授權
二、得失土地公,飼無雞
釋意:比喻從事各種行業都不能得罪當地的主管或角頭,否則生意便做不下去。
各行各業都有自己的領頭蛇與風俗民情,一定要先去了解。
From: 安導愛講古/授權
三、二月初二,土地公搬老戲
釋意:比喻老調重彈,沒創意。
每年農曆二月初二與八月十五日,是台灣人參拜土地公的日子,為了是向土地公表達一年來的保佑。也代表是每年重複都要做的事情。
From: 安導愛講古/授權
四、土地公看傀儡,越看越花。
釋意:比喻對於變化多端或複雜之事物,看不出端倪,逾看逾糊塗。
據當初呂江銘老師的田野調查,新北市中和地區就有多達70多所土地公廟,代表著土地公廟的高密集程度。雖然其他神尊的信仰也不少,但土地公依然是鄉鎮分佈最廣、最多的廟宇建築。
Q:田野調查常深入台灣各地,有聽過哪些地區「好笑」的特殊用語、發音?
From: 安導愛講古/授權
呂江銘老師分享了ㄧ句有趣的俚語「吃尾牙面憂憂,吃頭牙撚嘴鬚」。
釋意:每年農曆十二月十六日,也是年終尾牙的日子。古人有個習俗,在年終老闆請吃尾牙時,若雞頭轉到你的方位,代表是“回家吃自己”,因此才有「吃尾牙面憂憂」這句;而「吃頭牙撚嘴鬚」就代表明年工作還有著落,員工不用擔心生計。
From: 安導愛講古/授權
土地公掌管著與土地相關的事務,因此像是房仲業、開發土地行業...等公司行號,最崇敬的就是土地公了。下次經過土地公廟,別忘了誠心祈求祂保佑闔家平安喔!
《宅家說故事》每週一到五早上11點開播!
✏安導愛講古Youtube : https://reurl.cc/eE8VgM
🏠專題:防疫新生活!宅家全攻略:https://reurl.cc/83lRVj